单超:病毒防控的“侦察兵”

  •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0日18:10
  • 来源:admin
A+


      5月4日,早上不到9点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里,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副主任单超换上实验服,在电脑前查看着研究进度,假期里这里一派繁忙,单超和同事们利用黄金假期时间连轴转。 

      “目前我主要从事新发突发传染性病原研究工作,侧重于疫苗的研发,同时也承担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和人员培训的工作,期望利用自己在国外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经历,结合中国的国情,能够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培训体系,助力国家生物安全目标的实现。”采访中,单超表示,希望自己的科研成果能真的应用于实际的场景中,助力传染病的防控,切实做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从业人员培训,夯实维护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基础。


深耕临床前研究

      “在求学过程中,生物学是我入门的专业,在经历了专业系统的学习了解之后,发现要想在生物学领域真正做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事情,需要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随后在漫长的求学生涯中一步步走到了病毒学领域,研究对象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传染病疫情防控需要快速、专业的处置,自己很想在这个领域贡献一份力量。”单超表示,兴趣是最好的导师,选择这个方向主要是个人兴趣,而持续走下去的动力是为人类健康做些贡献的初心。
      单超长期致力于新发突发传染性病原研究。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始终牢记“潜心科研、矢志报国”的初心和使命,不畏艰难、勇于拼搏,在新发传染性病原动物模型建立和疫苗研发、虫媒病毒致病机理探索和病原检测方法建立等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
      “我是2010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开始攻读博士学位,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后,前往新加坡从事科研助理工作,几年后前往美国进行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单超介绍,他于2010年开始对虫媒病毒进行研究;2015年底,虫媒病毒寨卡病毒疫情暴发,导致全球数百万人感染,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单超在国际上率先对寨卡病毒的致病机理和减毒活疫苗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建立全球首个寨卡病毒反向遗传系统,为基础研究和疫苗研发奠定基础。研发了全球首个寨卡病毒减毒活疫苗,为遏制疫情提供了解决方案。研究结果显示,该疫苗经过单次免疫后,便可以刺激机体快速产生免疫应答,并能提供机体对于寨卡病毒长效防感染保护效果。同时因为寨卡病毒可以感染雄性生殖系统,并且孕妇在被感染后可能导致胎儿小头症的出现,该减毒活疫苗也可以有效的对此提供保护。寨卡疫情暴发后,全球科学家都在积极探索可能导致其暴发的原因,单超通过合作研究发现了寨卡病毒传播和致病力增强的关键突变位点。


科研工作结硕果

       “2019年我回国担任研究员,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开始担任我国第一个投入运行的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病毒学研究领域的航空母舰)的副主任。”单超回忆,恰逢新冠疫情暴发,他立即带领团队投身疫情科技攻关,在武汉封城期间,争分夺秒、夜以继日率先进行非人灵长类动物感染模型的建立,2020年2月16日,该模型顺利通过了科技部生物中心的评估,并广泛支撑全国抗疫产品的研发。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作为团队负责人,单超不仅亲自参与实验操作,还全程跟进各个团队成员的工作进程,随时提供指导,并针对出现的问题适时调整实验方案。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其余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身体和精神上都承受着巨大考验。
      “为了让团队成员能见缝插针的休息,还要想方设法为大家筹措各类紧缺防护物资和实验物资,往返于各个实验室之间协调,第一时间为他们传递样品,主动为大家清理实验垃圾。”在单超的统筹安排下,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随后,单超带领团队对国内20多款新冠疫苗和单抗开展评价工作,其中5款获批进入临床试验。在科技部应急项目的支持下,单超带领团队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展了灭活疫苗的研发,并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中验证了灭活疫苗免疫效果和保护效力。该疫苗在2021年2月25日附条件上市并广泛投入市场使用。此外,他还参加了科技部、外交部和海关总署协调的新冠疫情研判会议,为科学应对突变疫情、疫苗接种和国门防控建言献策。


      “就像宿命一样,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完完整整的全部贡献到抗击疫情的斗争中,民众不知道如何去分辨信息的真伪,让我更加深刻认识到科普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增强民众对传染病的了解,武汉病毒所打造了专门的科普场所,向公众展示科研人员在何种设施里面,如何进行传染性病原的研究,极大的促进了公众对于传染病防控知识的普及,目前已经举办了多期活动。


      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他认为,青年人应抓住学习技能的黄金时期,培养学术素养,积累原始动力。同时,要勤于请教资深专家,站在前人肩膀上看世界。更重要的是,青年人要有挺膺担当的家国情怀,奋斗奉献,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源:武汉科技报
记者:丁莹